2006年5月29日 星期一

年少輕狂時--手工書之一:行事曆

前言:這篇文章原本是在2006/5/10,發佈在Xuite的部落格裡面,現重新整合在Blogger裡。


年少輕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這句話或許要到有一定年紀時才會有深刻的體會吧!

返回台灣已經兩個星期,趁著空閒,整理了一些搬家時尚未整理的物品。在其中一箱封存已久的箱子中發現了年少時輕狂的痕跡。

從高中時,就對美工方面的東西有興趣。當時就讀台中二中,還抽空到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參加美工課程。因此也喜歡以手工方式製作東西。

上大學後,加入了系學會的美工股,也開始了手工製作的歷程(其實高中時就開始製作,但已經沒有任何記錄)。

今天要回憶、記錄的是1992年底製作的:1993年(中華民國82年,那一年大二)行事曆。

這是封面。

左上角是學校名稱的拓印,取自於學校財產上面的財產銘牌(舊式的公家機關財產銘牌,好像是鋁製的,蝕刻方式製作)。

底圖是用一張包裝紙作為底紙、底紋。再將另一張上面有鞋子圖案的包裝紙貼上(牛皮紙材質)。

中間部份用兩種花色的布料,共三塊拼貼。再放上一枝滿天星乾燥花,花的部份塗成紅色。

中間右邊,底層是將白長壽(舊式包裝,白色軟包)上面的公賣局專賣憑證貼上,上面再隨意地貼上頂好超市的價格標籤。

最下面是國家音樂廳的門票(相當有紀念價值,待後面敘述)。最上層再貼上一張透明塑膠膜。

這是封底。

最下面是國家音樂廳門票的下半截。

書側印上的1993。真的是用印的喔!

將封面、封底的票疊合。

這是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的“羅斯托波維奇大提琴獨奏會“。為什麼是有紀念價值的?

第一、我學大提琴學了四年。當年原本高中是讀二類組(自然組),後來一度想考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(主修低音大提琴),所以轉到第一類組(社會組)。當然後來是放棄了(沒錢去找老師上課,學音樂真的很“燒錢“),但對大提琴的喜愛到現在還是沒變。

第二、也是最重要的原因,這是羅斯托波維奇封琴退休前的最後一次全球巡迴演出。很幸運地,他將台灣列入巡迴演出的其中一站。當然不能錯過這個盛會。800塊的費用對一個學生來說是滿大的負擔,但是不能失去這個最後的機會。


後面黏著的那一條金色細繩就是這個用途。




哇!!!翻開封面,映入眼簾的竟是..................高中時流行用黑白底片拍照後,套色沖洗。當時是用Nikon的FM2相機,搭配感光度25的黑白底片來拍照(同行的還有劉大宇、陳信銨,相機是大宇的)。

右邊的數字都是有意義的............80205059是大學學號,60425.....哈哈!是生日啦,177當時身高,70是體重,04.......是家裡電話(已停用),123是完成的日期(應該是12月3日,只是應該,忘記了)。


以月份為主的年曆,很懶,用copy的方法然後隨意貼上去。


這是內頁。兩頁一星期,以星期天為一星期的開始。裡面所有數字都是印上去的。要如何印上去?

先準備一硬紙板,再利用熱熔槍在硬紙板上面用熱熔膠寫出1到0的數字(反寫),再將每一個數字分別割開(割硬紙板),這樣就做出數字印章。再來就是慢慢一個一個數字印上去。



每日的區分是在紙上畫出線條,但是沒有任何墨水痕跡的線條(用沒水的筆或是不會劃傷紙張的東西來壓出線條),所以一面是凹下去的線條、另一面是凸出來的線條。

到這邊應該可以知道........當時的我時間多得很無聊吧!!


月份部份,是直接用蠟筆寫在每一頁的上面外側。


這算是一個美好的回憶吧.....................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