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5日 星期六

隔音防噪第二篇_車門隔音強化(純DIY)


其實昨天晚上就一經受不了先拆了左後門試驗......有點失敗.....

今天一早,將工具“傳“好,車子開到涼爽的地方,開始施工
今天重點是在車門的隔音強化。

除了尖嘴鉗、螺絲起子、美工刀、剪刀、板手、槌子等大家熟知的工具外,
最為重要的工具是:
P1010964.jpg
汽車專用的、塑膠製的工具。如果您要DIY,一定要去買這個工具。

001.jpg
門飾板上面的置物凹槽中有一個蓋子,用一字起子將蓋子取下。

002.jpg
接下來就看到一顆螺絲,用十字起子轉出來。

003.jpg
004.jpg
接下來用專用工具,插入這一個ㄈ字形飾板的上下方,將飾板取下(上下各有一個卡筍)

005.jpg

006.jpg
007.jpg
再用專用工具,慢慢扳開,取下

008.jpg
再將電動窗開關取出來。

009.jpg
010.jpg
這是前門才有的黑色門飾板,有兩個卡筍。
011.jpg

012.jpg
013.jpg
接下來就是將整個門飾板取下來。
這邊要注意:
1. 門飾板上方與玻璃接觸的部份是向下卡住門鋼板,所以最後才拆,直接往上推就可以取下。
2. 一定要用專用工具,以免損壞卡筍
3. 下面兩個圖分別是前門與後門的卡筍位置圖,詳細核對後對準位置用力扳開。
015.jpg
前門,共七個
016.jpg
後門,共6個

014.jpg
取下門飾板了。

017.jpg
將金屬架取下,十號板手

018.jpg
前門才有的喇叭也取下,也是十號

019.jpg
小心的將防水布取下(我是只保留最下面沒分離),建議在拉開防水塑膠布時,拿一把美工刀,邊拉邊割開黑色柏油(應該是柏油吧)
接著將前門才有的保麗龍取下
一共有兩塊,各有兩個很難取下的卡筍(黃色)

020.jpg
這是相機身到裡面拍攝到的卡筍狀況。

022.jpg
021.jpg
看清楚卡筍的樣子,外側的還很好取下,內側的保麗龍.........e04........用了將近20分鐘,才在半暴力下取出.........4d6161fd
023.jpg

024.jpg
先將門飾板處理一下

025.jpg
先將原本的隔音毯做個處理,有些凹凸的地方沒有貼實,在必要的地方剪開,貼實。
026.jpg

027.jpg
先剪下適當大小的隔音泡棉(建議分兩段貼,有凹進去的地方,所以要剪大一點,到時再貼進去)

028.jpg
貼好了,我是用5mm的隔音泡綿

029.jpg
要注意只貼到紅線地方,如果連上面都貼,會擠壓到車門鋼板,門飾板會無法密合。
另外,在安裝完成後發現:內開關的下方,與門飾板的密合度有問題,初步判斷應該是內開關下方太厚,造成擠壓,明天會在拆一次檢查。

030.jpg
接著要貼車門鋼板上面的制震墊,這是原廠在前門上面“了勝於無“的制震墊......只有兩小塊.....

031.jpg
032.jpg
貼得到的地方都貼上。

完成後再用槌子輕輕的敲打一下。

ok了,再反步驟將所有東西裝回去就可以了。

目前還沒完全完成,所以還不知效果如何,但是車門的扎實度有明顯增加。

後記:
注意事項
1. 門內開關下方,在門飾板內側有一個卡筍,我的其中一個前門的已經斷掉了,猜測是交車中心安裝LED方向燈時沒注意弄斷的。
裝回去時要注意這一個卡筍,非常容易弄斷。
Attention01.jpg
大概在這個位置
Attention02.jpg
已經斷掉的
Attention04.jpg
卡筍還在的
我有提到內開關下方不太吻合現象,今天早上重新拆開檢查後,發現就是這個卡筍的問題。
不太吻合的原因:1. 卡筍已經斷掉,所以門飾板會稍微凸出。 2. 卡筍還沒斷,但是被彎屈卡在卡筍槽外面,造成門飾板明顯凸出。

2. 窗戶開關那一片要扳出來時,要注意
Attention03.jpg
內側有一、兩個卡筍,小心使用工具將卡筍分離,以免斷裂。
我的左前門的已經斷了,有給原廠看,他們正幫忙請料中(也是交車中心的問題)

隔音防噪第一篇_.底盤、輪拱強化(非DIY)

在決定購買Livina 1.6的時候,便已經認清:這是一台為了便宜價格而推出市場、超級Cost Down的“便宜又大碗“車子。
會決定買,是因為他的本質與價格符合我的需求。
所以在下決策時,必須強迫忽略他的缺點。

但是,在你真正擁有他後,又開始無法忍受這些缺點。人,真他XX的難伺候。

車身扎實度,這是我比較無法忍受、又可以自己修正的部份。
經過查詢,底盤與輪拱部份決定委外處理。
找到一家在烏日的店家,經電話聯繫,剛剛遷移到環中路與大富路附近(在大富路上),確認後今天早上前往處理。

老闆是一位很好相處的年輕人,過程中得知其他部位我要自己DIY,老闆很仔細的告訴我不同部位要如何處理(當然是原則性的講解,實作要靠自己啦)

P1010957.jpg
在拆開前輪拱裡面的塑膠擋泥板後才發現.......裡面空無一物,直通前門與車身的縫隙(一個約五公分的大縫隙),好大的一個共鳴空間,難怪輪胎聲音那麼大......
老板用吸音棉以及吸音毯將這一空間填滿。
P1010959.jpg
後輪拱部份,貼上隔音吸音毯。
P1010960.jpg
完成。後輪拱前面部份(靠近后座那一側)加上了發泡劑後再噴上阻泥,強化車內隔音。
P1010961.jpg
前輪完成圖。一樣靠車室那一側加上發泡劑強化。
P1010963.jpg
底盤,噴上四層(老闆說的,當時在玩電腦所以沒看到,但是真的滿厚的)。

下午在回公司時,特地跑上中彰,加速到120km/hr.............我的媽啊!好安靜,原本吵雜的輪胎聲都阻隔了。底盤在遇到不平整路面時,聲響變得相當扎實,有歐洲車的感覺。
這錢花得相當值得。

一共用了五張小朋友。
有問老闆,全車作要多少,答案是.........不告訴你.......絕對不超過20張喔!(會剩滿多的喔)

相當完美?No,下午才發現整車都沾滿細細的柏油微粒,還好用個清除劑就可以擦乾淨。

補充:

我看完廠商做之後覺得.......比車門來得複雜

首先將底盤全部清洗乾淨,用空氣槍將水清除,等乾後再開始進行底盤隔音,一共要噴四層
同時將前輪拱內的塑膠飾板拆除,將葉子板裡面用兩種不同的吸音棉、吸音毯適當的塞滿。
後輪拱要在不影響避震器運作的地方貼滿隔音毯。
然後在前後輪拱靠近車室的那一側,噴上一層發泡劑,加強輪胎噪音阻隔。
最後在輪拱噴上阻尼劑,才大功告成。
過程中老闆發現葉子板附近的底盤橫樑裡面有點空空的,所以又幫我填入一些發泡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