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這一台華爾街(Apple在1998年所推出的筆記型電腦)當初是從美國ebay買來的二手電腦(應該是2001年買的)。他的配置在當時也是相當高階:
CPU: 233 MHz PoqwePC 750 (G3)
匯流排速度: 66 MHz
RAM: 32 MB, 最大可擴充至 512 MB
顯示晶片: ATI 3D Rage LT
VRAM: 4 MB
LCD: 14.1" 24-bit 1024 x 768
硬碟: 6 GB EIDE
CD-ROM: 20x, removable
PCMCIA擴充槽: 兩個type II
輸出/入界面: 外接VGA portx1, SCSIx1, S端子x1,ADB portx1, 乙太網路10base-T, audio in/out
重量: 7.8磅(含電池)........好重
買來後將記憶體升級到384MB
2006/4/13回台灣休假時,將原本工作用的Toshiba Notebook帶回台灣,要放在家裡用(搬新家了,不買新的桌上型電腦了)。但4/24又要過去大陸再待一個月,沒電腦用很無聊..........當然就想到已經變成裝飾品的華爾街。
前前後後花了差不多五天才安裝ok,而且運行沒問題。
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???
第一次安裝時,是安裝在原有的6GB硬碟上面。在OS9.1英文版系統下,下載了XPostFacto 4.0版,設定部份只勾選Video選項中的Use old NDRVs項目。
安裝ok,運作上都沒問題,就如同網路上討論的螢幕亮度按鍵沒有作用。
但是6GB實在太少了,再加上安裝過程中設定密碼時可能鍵盤有點問題,要進行軟體昇級時密碼一直錯誤,導致無法昇級。(有點豬頭的感覺)
終於,在好友的幫助下,取回先前放在他那裡的20GB 2.5"硬碟。一回家當然立刻熬夜進行安裝,沒想到卻是惡夢開始..........
將20GB格式化成一個磁區,XPostFacto 4.0應該是可以這樣做(看XPostFacto網站上面說明是不用管第一個磁區不可超過8GB的限制)。
先將OS 9.1英文版安裝ok(為什麼要用英文版?以前試過,在較舊的電腦上面用英文版系統真的跑得比較順),再下載XPostFacto 4.0後使用同上面設定,重新開機安裝OS X 10.4。
成功!!!順利的開始第一片安裝光碟的安裝。
第一片光碟安裝ok後,會先重新開機後才 會繼續下一片光碟的安裝。
問題來了,第一片光碟安裝ok系統自動重新開機後...........一直進入文字模式,然後就出現waiting for other boot disk的訊息,強制重新開機了好多次,狀況還是一樣,唉!不如歸去!!喔,是不如先去睡啦。
隔天,強制使用OS 9開機後,刪除了硬碟上面相關檔案,重新進行OS X系統安裝,還是出現相同狀況。
唉!看來可能是8GB的限制還是存在。
將硬碟喚回原本那一顆6GB,開機ok,之前安裝ok的老虎還是虎虎生風,但是密碼還是錯誤...... :( .....
趕緊使用另一台Toshiba Notebook,連上XPostFacto官方網站,進入討論區搜尋相關文章........看得好累,好多豆芽菜都不認得我了。
在討論區中找到一篇提到helper設定的影響,二話不說,立刻再試一下。
再裝回20GB硬碟,OS 9開機,打開XPostFacto 4.0,哈哈!helper必須設定在另一個磁區.....
唉!只能重新格式化硬碟。
將硬碟劃分成8GB與12GB,先將OS 9安裝在12GB上面,ok後打開XPostFacto,將helper設定在12GB,而OS X安裝在8GB,設定完畢立即重新開機。
CD開機成功,再次安裝10.4系統,YA!!!
結果還是失敗,安裝ok重新開機要繼續第二張光碟安裝時,還是一樣進入文字模式,還是一直出現waiting for other boot disk訊息,殘念.........
在無計可施情形下,只好再裝回6GB硬碟,死馬當活馬醫,重新在6GB上安裝OS 9,然後再次安裝OS X,一切順利ok,當然這一次不再設定密碼了。關機後再啟動一次,也ok。將系統昇級到10.4.6後重新開機也ok。怪怪,難道真的只能用6GB硬碟嗎?
有的時候,人的頭腦就像水泥塊一樣,硬邦邦轉不過來。
過了一天突然想到,如果再20GB硬碟上將OS 9與OS X安裝在同一個磁區是不是就ok了?(但是還是要安裝在分割的第一個不超過8GB的磁區,因為第一次就是直接將兩個系統安裝在20GB單一磁區中而失 敗)。
不多說,立刻試一試。
終於成功了...............
開機完成,YA!!!
經過五天的奮鬥,終於成功將Tiger安裝在Wallstreet上面。
運作起來如何?確實速度上不快,但是可以說是相當“順“,甚至Photoshop以及Illustrator也都可以順利運作,當然速度上就要有點耐心了。 但這台電腦我主要是用來上網、msn(使用adium軟體)、skype、dictionary等等,所以是相當好用的。
所以我遇到的狀況是:必需要將系統安裝在第一個磁區上面,而且依然有8GB的限制,如果必須先安裝OS 9,也是要安裝在第一個磁區上面。(依照文件資料顯示,華爾街可以直接安裝OS X 10.0版,但當時安裝光碟是放在大陸公司裡,沒機會嘗試。現在用得很順了,也懶得在惡搞一次)。
而在使用完後關機,重新開機時會以OS 9來啟動,然後再用XPostFacto 4.0來開啟模擬新機器的硬體,才能將Tiger順利啟動(可能是我的電池已經完全沒作用,主機板電池也不行了,所以關機拔掉AC電源後,所有設定全部 reset所致)。
重新啟動時會先進入Open firmware模式:
內容是:
Open Firmware, 2.0.1
To continue booting the Mac OS type:
BYE
To continue booting from the default boot device type:
BOOT
For Open Firmware serial I/O type:
TTYA IO
當然就是要打boot,然後按return按鍵。
另外有時會遇到進入Open Firmware畫面時,鍵盤沒有反應,無法輸入任何文字。
這時就只能強制新開機(ctrl+option+開機鍵),再一次重新進入Open Firmware。
有時需要重新開機第三次時才正常。
目前已經使用了約一星期,除上面所述的問題以外,其餘都很正常順利。
再來一張圖,有圖有真相,PowerPC G3/233跑Mac OS X 10.4.6:
另外試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網路銀行,可以正常登入操作。
獲取台灣新聞來源的中天新聞網路直播,在下載安裝了Microsoft MediaPlayer後,也常運作。
唯一比較大的問題是要連上只有IE才能常瀏覽的網頁時,即使在Firefox上加裝IE Tab功能仍有問題,IE Mac版又已經沒了。
哈哈哈!老虎正威風的走在華爾街上。豹子,閃開!!!
補充說明:不知道有沒有眼尖的網友看出照片中的端倪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
...
....
.....
有沒有看到那隻黑色apple滑鼠..........ADB port的喔!這可是我的珍藏!!!
這只配備在Mac TV上面。當年是用零件方式向apple訂購(台灣沒有引進Mac TV喔),沒想到真的偷渡成功...........拿到了一組黑色的滑鼠、鍵盤,哈哈哈!!!
不過鍵盤現在不知道跑哪去了,當時是搭配著我的黑色PowerMac 6100使用(黑色機身、黃色的四個腳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